返回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育儿资讯 > 育儿资讯

村民欲为儿子安乐死遭医生拒绝 携子赴上海治疗

中国早教网 www.zaojao.com发布时间:2015-01-28
  
  1月26日下午,18个月大的男童熊俊怡,被父母带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接受治疗。就在十多天前,父亲希望对其“安乐死”,但遭到医生和民政部门的拒绝。
 
  熊俊怡来自安徽省霍邱县长集镇大墩村,出事前,他和父母以及5岁的二姐住在安徽六安市区。他的父亲、36岁的熊正清在六安市的某快递公司打工。
 
  2014年12月1日,母亲带他去父亲工作的快递公司玩,熊俊怡不小心被卷进传送带,导致左臂两处骨折,胸腔挤压。更为严重的是,胸腔挤压后,血块卡在喉咙,导致大脑缺氧,造成脑部损伤。
 
  施援:镇政府、慈善组织提供帮助
 
  事发后,熊俊怡先后被送往六安市人民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接受治疗。该院诊断,熊俊怡患有“缺氧性脑损害、重度脑损害,心肺复苏后,左肱骨骨折,多脏器功能损害。”此外,该院影像学诊断报告单显示,熊俊怡的“两侧大、小脑半球脑萎缩,双侧基底节区片状异常信号。”
 
  1月13日,熊俊怡从安徽省儿童医院出院。因为救治希望低,熊正清希望,能对其“安乐死”,遭到医生拒绝。
 
  六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证实,熊正清还曾向该局申请“安乐死”,也遭到拒绝,“这是违法行为。”
 
  该局表示,将向熊家提供相关救助。此外,熊正清称,当地镇政府也已经向其提供帮助。
 
  经媒体报道后,上海小希望之家和9958救助中心两个慈善组织与熊家接洽,为其提供筹款帮助。1月26日,在慈善组织的协助下,熊正清一家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治疗。
 
  申请“安乐死”碰壁,并赴上海治疗后,熊正清已经改变了想法,“现在对治疗的信心蛮大的。”
 
  病情:重度脑损害无法与他人交流
 
  因为缺氧造成的重度脑损害,熊俊怡已经无法与他人交流。父母唯一能收到的反馈是,他会在难受时,微微冒汗,发出呜咽的声音,眼角会流下泪水。
 
  吸痰需要将管子从鼻子里插进去,左臂还有两处骨折,但是因为病情,熊俊怡甚至都无法哭出来。
 
  熊俊怡和父母之间,甚至没有目光交流。在医院的病床上,母亲一只手托着他的后背,以免痰液积累,另一只手通过注射器先抽出他胃部的液体,再注入100毫升牛奶。但熊俊怡一直不看妈妈,他有时翻白眼,有时死死盯着天花板。
 
  出事前,熊俊怡是个活泼的男童。他去超市,拿了东西就走,看到更喜欢的,就扔下。妈妈拿手机放歌,不管是流行歌曲还是儿童歌曲,他就开始跳舞。
 
  “我们是最难受,也是最自责的。”熊正清有些内疚。熊正清注册了一个名叫“熊俊怡爸爸”的微信账号,专门发布儿子的照片。因为为患病的儿子申请“安乐死”,他陷入舆论中。
 
  熊正清表示,申请“安乐死”的决定经过全家人的讨论。熊正清的表哥也称,在熊正清有这个想法前,他已经尽力了,“医院的意思是已经不行了,但他不让放弃。”
 
  慈善组织9958救助中心的工作人员称,能够理解这个家庭的困境,“孩子现在才18个月,未来还有几十年。等他的父母都老了,没有人照顾他的时候,这个孩子怎么办?”
来顶一下
近回首页
返回首页
------分隔线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图文资讯
最新资讯
热门资讯
联系我们 | 广告服务 | 诚聘英才 | 友情链接 | 版权声明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TOP↑

版权所有:中国早教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、复制、盗链或镜像

合作联系QQ851846307 京公网安备1101080767号

Copyright ©2000-2022 ZAOJAO.COM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