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inter is coming,喜欢看美剧的朋友对这句话都不陌生。
而对于身处北半球的中国家长来说,冬天也真的来了——入冬以来,生病门诊的小病患数量迅速增加,发烧,咳嗽,感冒的小朋友一个接一个。面对生病的宝贝,家长们很难保持一贯的冷静,如果小朋友再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,就更加束手无策了。
焦急妈妈被一场”抽风”吓坏
前两天,诊所大厅冲进来了一个焦急的妈妈,怀中抱着1岁半的宝宝,已经语无伦次了。我和护士急忙将家长带到诊室,小宝宝体温39.3度,精神有些萎靡,伴有咳嗽流涕。查体并无明显异常。给小宝宝口服了退热药后,体温逐渐降了下来,小朋友的精神状态也明显的好转了,还主动要求吃东西。妈妈的情绪这才稍微平稳了些,较为详细的叙述了在家中发生的事情。
原来她之所以这么焦急,是因为宝宝在家中发生了“抽风”。
宝宝从上午出现了发热,体温逐渐升高,妈妈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没有给宝宝口服退热药,仅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,但降温效果并不理想。中午吃过奶后,在哄睡过程中孩子突然出现了抽搐,当时四肢僵硬,眼睛上翻,呼唤和拍打都没有反应,妈妈当时吓坏了,抱上宝宝出门就医。在来诊所的路上,宝宝的抽搐就自然缓解了。持续时间妈妈已经记不清了,估计5分钟左右。再询问一下,孩子爸爸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情况,长大以后就再也没有过发作了。
从以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,结合宝宝的查体情况还有一些辅助检查,我们告诉妈妈宝宝“抽风”考虑是一种叫做“热性惊厥”的疾病。并不是发烧把脑子烧坏了,也并不是癫痫。
起底没那么可怕的“单纯性热性惊厥”
这种惊厥是和宝宝在发热中体温骤然升高明确相关的,所以才叫热性惊厥。
在发作年龄上,最常见于生后6个月到3岁的宝宝,在这个年龄段的发病率可以达到3%-4%,一般在5岁之后就不会再发作了,绝大多数也并不会有后遗症。
听到我们这么说,妈妈终于稍微安心了一些,不过还是很纠结宝宝究竟会不会有其他的问题。于是我们建议妈妈,如果想要做脑电图检查的话一定要在发作2周以后再做,以除外本次发作产生的干扰。
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热性惊厥的特点。
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性惊厥在医学上称为单纯性热性惊厥。通常伴发于上呼吸道感染,出疹性疾病等。
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惊厥发作时表现往往比较严重,但是持续时间不长,通常在10分钟以内,大部分在1分钟内就自然缓解了。有时在发作后可能会有短暂的嗜睡表现。但很快宝宝一切恢复如常,并不影响正常的活动。在这一次生病过程中通常只发作一次。
复杂型热性惊厥需要进一步检查
然而,还有另外一些情况,比如,宝宝一次惊厥发作的时间超过15分钟;或是24小时之内惊厥发作数次;或者累计发作次数超过5次的情况。这种我们就叫做复杂型热性惊厥了。
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家长们带宝宝到儿童神经科就诊,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,在疾病好转后可能需要进行脑电图等检查。
敲黑板,重点来了——如何预防热性惊厥?
经过了上述解释,妈妈对于宝宝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,那么如何预防呢。
我们告诉妈妈,既然惊厥与发热相关,退热就是重中之重。不要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而不用药。
一般来说,体温超过38.5摄氏度,就需要给予药物退热了,我们经常给宝宝使用的退热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,这两种药物只要按照剂量使用对于宝宝是安全的。而对于像这个宝宝一样既往有过惊厥发作的孩子,在体温超过38度就要给予药物退热。
在这里,我们要强调一下,不要把感冒药当做退烧药给宝宝吃下去,感冒药一般是复合制剂,里面成分比较复杂,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合宝宝应用的成分。
那么在惊厥发作时我能为宝宝做些什么呢,是不是像有些人说的要按压人中穴,合谷穴呢?妈妈再次发问。
其实这些按压穴位的方法并不能起到有效的治疗方法,我们并不提倡。在发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在家中或车中注意保护宝宝,防止磕伤或坠床。
2、如宝宝口中有异物(如食物等),要清理干净。并且不要试图用手去终止宝宝下巴的抖动。
3、宝宝在发作中可能会有反流,并且口腔分泌物较多,应注意将宝宝的头偏向一侧,防止误吸。
至于长期口服镇静药以预防惊厥发作的方法,在国际上尚有争论。除非有正规医院专科医生的指导,否则我们不建议家长应用。
通过对于热性惊厥知识的了解,妈妈的情绪逐渐平静了下来。宝宝在就诊过程中体温恢复了正常,开心的玩起了玩具。其实我们的恐惧大多来源于未知,希望经过我们的介绍,家长们遇到类似情况都能够比较冷静的对待。
步小謇 育学园儿科医生
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,儿科学硕士学位。
曾就职于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和睦家医院。多年的儿科临床医师工作使步医生在儿童预防保健方面有丰富知识,可以根据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规律,指导科学育儿和喂养。并且在儿童及新生儿各类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尤其擅长儿童感染性疾病、新生儿专业及对急诊和危重症的抢救诊治;从业以来多次参与早产儿,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及治疗。
具有美国儿科学会及心脏病学会认证的儿童高级生命支持(PALS)证书及新生儿高级生命支持(NALS)证书。